在寒冷地區,護坡磚確實可能因凍融循環出現碎裂。這是因為寒冷地區冬季氣溫低,護坡磚孔隙中的水分會結冰,水結冰后體積膨脹,會對磚體內部產生壓力;而當氣溫回升,冰融化成水,體積縮小,壓力釋放。如此反復的凍融過程,會不斷破壞磚體的內部結構,久而久之就可能導致護坡磚出現裂縫、剝落甚至碎裂,影響護坡效果和使用壽命。?
因此在寒冷地區選擇護坡磚時,需重點關注以下材質特性:?
抗凍性:這是寒冷地區選擇護坡磚的核心指標,通常用抗凍等級表示,如 F25、F50 等,代表磚體能承受 25 次、50 次凍融循環而不破壞。應根據當地冬季低溫持續時間和凍融循環次數,選擇抗凍等級符合要求的產品,一般寒冷地區至少需選擇 F25 及以上等級,嚴寒地區則需 F50 及更高等級。?
密實度與孔隙率:磚體的密實度越高、孔隙率越小,尤其是開口孔隙越少,吸水能力就越弱,凍融循環時內部產生的膨脹壓力也就越小,抗凍性能相應越好。可通過觀察磚體表面的致密程度,或查看產品檢測報告中的孔隙率指標來判斷,護坡磚的孔隙率通常應控制在一定范圍內(如某些標準要求不超過 20%)。?
強度:包括抗壓強度和抗折強度,強度較高的護坡磚自身結構更穩固,在凍融循環的反復作用下,更不易出現碎裂、破損。一般要求護坡磚的抗壓強度不低于一定數值(如 30MPa),以保證其在承受土壤壓力、水流沖刷以及凍融影響時的穩定性。?
吸水率:吸水率低的護坡磚,吸入的水分少,凍融時產生的膨脹力小,更不容易因凍融而損壞。通常要求護坡磚的吸水率不超過某個限值(如 6%),選購時可查看產品說明書或檢測報告中的吸水率數據。